• 雪山西稜9
  • 雪山西稜12
  • 雪山西稜15
  • 雪山西稜10
  • 雪山西稜27
1

雪山西稜六天五夜|在群峰之巔,與山同行

Regular price
NT$ 23,800.00
Sale price
NT$ 23,800.00
Regular price
NT$ 0.00

|出團資訊|

站在大雪山之門前,眼前展開的是一條壯闊而孤傲的山徑—雪山西稜。

這條橫越群峰、穿越原始森林與高山草原,是許多登山者心中喜愛的百岳縱走路線。

每一步都是對體力與意志的考驗,也是一場與山對話、與自己對話的旅程。

雪山西稜16


  • 出團天數:六天五夜(需提前 60 天申請山屋或營地)
  • 行程距離:約 70 公里,總爬升 / 總下降 4,600 公尺
  • 行程難度:

  • 1. 本行程為半自理行程,除早、晚餐包餐外,其餘均需自理(如睡袋、睡墊),並協助分擔約 1.5~2 公斤的帳篷公裝(如需聘請隨隊協作或請嚮導幫背,費用另計)。

    2. 每日行程均為重裝,第二~第四日每天行進時間約 10 小時以上,需具備一定背負能力,與長程、長時間的登山體能,並有四天以上登山經驗者才能報名參加。

    3. 住宿地點有多日為營地搭帳,需對戶外裝備(如帳篷搭設等)使用有基本的熟悉度,現場嚮導會適時給予協助。

    4. 確實了解自身能力及風險評估,全程配合團隊行動及嚮導指揮(含行前會議、訓練準備、驗收等)。

  • 集合地點:台北車站西三門
  • 出團人數:6 人成團(至多 7 人)
  • 團費資訊:23,800/人(含稅)
  • 團費包含:
    【專職】嚮導六天五夜帶隊、登山行前教學、故事分享
    【交通】代訂台北車站至雪山登山口、大雪山森林遊樂區至台北車站九人座接駁
    【餐食】代訂布農卡里布灣餐食,共 10 餐,包含 Day 1 晚餐、Day 2~5 早餐&晚餐、Day 6 早餐(皆可提供素食,於報名時註明)、熱水(水源狀況因季節可能有所差異)
    【住宿】代申請七卡山莊、翠池山屋 / 翠池營地、雪山西稜段各營地
    【保險】六日 200 萬登山險、乘客乘車險
    【裝備】公裝 - 帳篷租借(2-3 人一帳,需協助分背,每人約 1.5~2 公斤)
    【行政】武陵農場門票、入園證申請、山屋申請、線上行前說明會與教學、體能訓練建議、其他作業支出等
  • 需自理:個人登山裝備(含睡袋、睡墊、取水水袋約 3 公升)、6 日午餐及行動糧、行動水。
  • 如需嚮導幫背,費用為一天 $300/kg。例:幫背 2 公斤,六天費用為 6*2*300 = 3,600 元


|每日行程|

雪山西稜路線圖


Day 1|來去七卡山莊住一晚
路線:台北車站 → 武陵農場 → 雪山登山口 → 七卡山莊(宿)

08:30 台北車站西三門集合出發
11:30 中途便利商店補給、午餐(自理)
13:00 抵達武陵農場 - 雪山小舖
13:30 雪山登山口起登(海拔 2,140 公尺)
15:00 七卡山莊(海拔 2,510 公尺)
17:00 晚餐(布農卡里布灣供餐)

行走距離:2 公里,總爬升 400 公尺
預估時間:1.5-2 小時


Day 2|翻越雪山、造訪靜謐翠池
路線:七卡山莊 → 雪山東峰 → 三六九 → 雪山圈谷 → 雪山主峰 → 翠池山屋 / 營地(宿)

02:00 起床
02:30 早餐(布農卡里布灣供餐)
03:30 七卡山莊出發
06:30 登頂雪山東峰(海拔 3,201 公尺)
08:00 途經三六九大草原
11:00 雪山圈谷
12:00 登頂雪山主峰(海拔 3,886 公尺),午餐自理
13:00 雪主與翠池岔路鞍部(將視天氣與時間決定是否前往北稜角)
14:30 抵達翠池山屋 / 營地(海拔 3,520 公尺)
17:00 晚餐(布農卡里布灣供餐)

行走距離:10.5 公里,總爬升 1,550 公尺,總下降 550 公尺
預估時間:11 小時


Day 3|在玉山圓柏喬木森林中穿梭,享受森林浴
路線:翠池 → 火石山 → 大南山西鞍營地(宿)

04:30 起床
05:00 早餐(布農卡里布灣供餐)、拔營
06:00 翠池出發
10:00 抵達火石山下營地,輕裝前往火石山
11:00 登頂火石山(海拔 3,310 公尺)
11:30 返回火石山下營地,午餐自理
15:30 抵達大南山西鞍營地(海拔 3,090 公尺)
17:00 紮營、晚餐(布農卡里布灣供餐)

行走距離:14 公里,總爬升 700 公尺,總下降 1,150 公尺
預估時間:10 小時


Day 4|在無盡山稜線上長途跋涉,感受高山草原的洗禮
路線:大南山西鞍營地 → 頭鷹山 → 大雪山 → 西勢山林道 → 中雪山登山口營地(宿)

02:30 起床
03:00 早餐(布農卡里布灣供餐)、拔營
04:00 大南山西鞍營地出發
08:00 登頂頭鷹山(海拔 3,510 公尺)
12:00 登頂大雪山(海拔 3,530 公尺),午餐自理
15:00 進入西勢山林道
16:00 抵達中雪山登山口營地(海拔 2,460 公尺)
17:00 紮營、晚餐(布農卡里布灣供餐)

行走距離:15 公里,總爬升 1,200 公尺,總下降 1,800 公尺
預估時間:12 小時


Day 5|一訪中雪山與林道風光,探索台灣山林的故事
路線:中雪山登山口 → 中雪山 → 中雪山登山口 → 西勢山林道 11K 營地(宿)

04:00 起床
04:30 早餐(布農卡里布灣供餐)
05:00 中雪山登山口輕裝出發
07:00 登頂中雪山(海拔 3,173 公尺)
09:00 返回中雪山登山口,拔營整裝
10:00 中雪山登山口出發
15:00 抵達西勢山林道 11K 營地(海拔 2,478 公尺)
17:00 紮營、晚餐(布農卡里布灣供餐)

行走距離:16.5 公里,總爬升 870 公尺,總下降 870 公尺
預估時間:10 小時


Day 6|帶著輕鬆愉快、滿足的心情,啟程回家!
路線:西勢山林道 11K 營地 → 小雪山遊客中心 → 台中 / 台北(解散)

04:30 起床
05:00 早餐(布農卡里布灣供餐)、拔營
06:00 西勢山林道 11K 營地出發
07:00 途經 9K 崩壁,此段需高繞
12:00 抵達小雪山遊客中心
17:00 回到台中高鐵站 / 台北車站,期待下次山上見!

行走距離:11.5 公里
預估時間:6 小時


註:實際活動行程,將視當天氣候狀況以及團員體能狀態而定,本行程表僅供參考。


|路況介紹|

從熟悉的雪山登山口出發,今晚我們要到七卡山莊進行高度適應,準備展開接下來的多日縱走。

雪山西稜1


第二天凌晨從七卡山莊出發,經過雪山東峰、雪山黑森林,來到雪山圈谷。

圈谷仍是一如繼往的美麗。

雪山西稜28


翻過雪山主峰後,又是另一片天。

雪山西稜2


經過冰河切割的高山碎石地形,我們來到被高大圓柏喬木林圍繞的雪山翠池。

雪山西稜3雪山西稜7雪山西稜5


在翠池山屋 / 營地紮營一晚,感受台灣第一高山湖泊風光,以及日落時分的黃金北稜角。

雪山西稜4雪山西稜6


隔天清晨離開翠池,我們一路緩下,經過博可爾草原,來到火石山岔路口。

雪山西稜9


登頂排名第 51 座的百岳,火石山。

雪山西稜10


繼續沿著山稜腰繞,穿越無數箭竹與倒木路段後,抵達第三天的紮營地「大南山西鞍」。

這一晚沒有任何人工設施,感受高山上最純淨、最原始的地表。

雪山西稜29


第四天雖然也是艱辛的一天,但在經過頭鷹山的洗禮後,一路上的展望將會是最好的回報。

雪山西稜27


沿著平緩開闊的稜線繼續前行,翻越奇峻山、大雪山北峰,最後抵達大雪山。

雪山西稜15雪山西稜18


短暫休息後,我們離開高山草原,進入森林、開始陡下。

雪山西稜16雪山西稜19


穿越巨木、箭竹林、乾溪溝後,來到溪底進入西勢山林道。

雪山西稜20


進入林道後,路況、營地都相當平坦,但不時會經過坍方路段,仍須謹慎通過。

雪山西稜22雪山西稜14


踢完漫長的林道後,我們即將抵達終點:小雪山遊客中心。

雪山西稜25雪山西稜23雪山西稜26


|裝備清單|

建議負重:重裝建議 15 公斤內(包含 1.5-2 公斤的帳篷公裝),以下的登山裝備務必都要帶到。

一、行進裝備:

  • 大背包、背包套(建議容量 50 升以上)
  • 耐熱塑膠水壺、保溫瓶(請攜帶加總至少 1800cc 的容器)
  • 行動糧(六日的午餐、點心,行進中會持續補充熱量)
  • 頭燈及備用電池(必備,要先測試是否可正常使用)
  • 登山杖(視個人習慣 1-2 支)

二、服裝:

  • 登山衣、褲(請選羊毛或排汗材質)
  • 保暖衣物 2 件(化纖 / 刷毛中層 1 件、羽絨外套 1 件)
  • 雨衣或 GORE-TEX 風雨衣、雨褲、綁腿
  • 毛帽 / 頭巾
  • 手套(有耐磨效果為佳)
  • 遮陽帽(圓盤帽為佳)、袖套
  • 太陽眼鏡
  • 登山鞋 / 雨鞋
  • 雨傘(毛毛雨或大太陽,地形安全且無風時可以撐)

三、個人藥品與緊急避難用品:

  • 失溫緊急裝備:急救毯、黑色大垃圾袋*2、或露宿袋,擇一攜帶(必備,每人都要自備)
  • 個人常備用藥,如:暈車藥、腸胃藥、止痛藥、消炎藥、助眠劑,以及其他個人慢性病處方藥等。
  • 高山症預防藥物:若過去曾有過高山症情況(頭痛、噁心、嘔吐等),記得找醫師開立高山症預防藥物丹木斯,並在出發前一日早上開始按醫囑服用。(有蠶豆症或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不可使用丹木斯,需請醫師開立其他替代藥物),也請帶幾顆在身上做備用藥物
  • (選配)B 群 / 咖啡因錠:增強體力、保持好精神!
  • 電解質粉 / 寶礦力粉:重量輕、方便攜帶,隨時補充電解質。

四、其他裝備: 

  • 耳塞
  • 手機行動電源、充電線
  • 防曬乳
  • 衛生紙與濕紙巾適量、夾鏈袋 / 垃圾袋(垃圾都要帶下山)
  • 個人碗筷、小杯子
  • (選配)水袋(個人取水用)
  • 身分證、健保卡、一張現金(可裝在小夾鏈袋裡,不用帶整個皮夾上山)
  • 備用衣物一套(衣、褲、襪子),並做好防水(用防水袋或塑膠袋確實包好)
  • 拖鞋(到山屋和營地時可以替換穿)
  • 牙線 / 牙刷(在山上只要乾刷就好,不可使用牙膏、洗面乳等化學用品)
  • 蛋殼睡墊 / 充氣枕頭(必備):多日住營地,需要睡墊來隔絕地表寒氣與硬物。此外,縱走行程建議攜帶蛋殼睡墊,因充氣睡墊會有壓到硬物而有漏氣風險。


|退費機制|

活動成團後,因個人因素取消或延期,退費機制如下:

  • 出發日前 61 天取消,需扣除行政處理費用 $200 元
  • 出發日前 15 天~前 60 天取消,退還總費用 60%
  • 出發日前 7 天~前 14 天,退還總費用 40%
  • 出發日前 3 天~前 6 天,退還總費用 20%
  • 出發日前 3 天內,諒無法退還任何費用

備註 1:出發日為 5/5,出發日前 3 天取消,要在 5/1 當晚 24:00 前提出。
備註 2:報名人數達成團人數(6人),即為成團。


|取消原則|

遇中央氣象局發布海上颱風警報,或園區發布休園、聯外道路中斷、步道中斷、林道封閉,未出發的隊伍將直接取消活動,並扣除必要支出(如接駁車資、膳食、山屋規費、協作、保險費等)後退費;若已出發,則由嚮導判斷取消入山,或改走其他安全行程,諒無法退費。

行程出發前一日,若中央氣象局在目的地縣市(如台中市或宜蘭縣),發布大豪雨以上特報,則行程取消並延期辦理,如已出團,則扣除必要支出(如接駁車資、膳食、山屋規費、協作、保險費等)後退費。

備註:夏季午後強降雨、午後對流雨因時間相對短,不在行程取消的範圍內。


|行前須知|

(以下請務必詳閱)

  1. 願意守護台灣美麗的山林,隨身攜帶夾鏈袋 / 垃圾袋,自己的垃圾自己帶下山(包含廚餘、果皮、衛生紙等)。
  2. 高山天氣多變,諒無法擔保沿途或山頂一定有藍天白雲的景色,但行程一切以「安全」為優先考量,若途中遇到環境劇烈變化(如地震、落石等),嚮導基於安全考量而撤退或更改行程時,全隊應遵從嚮導指示安排,不可強行登頂或執意前往。
  3. 同意與理解從事高山活動及野外健行活動,具有潛在的危險性與安全風險,若發生意外會導致嚴重受傷或死亡。
  4. 高山行程為多天數活動,必須確認身體健康狀況良好,可適合從事高山活動及野外健行活動。若有心臟病、懼高症、高血壓、懷孕、與不適合從事旅遊戶外活動等症狀者,或年齡過小及身體狀況無法完成行程者,不可報名參加。(身體狀況有疑慮者,請事先徵求醫師同意再行報名,並於表單中詳細說明身體狀況,讓嚮導對您有充分的了解與準備)。
  5. 願意遵守活動相關規定,並聽從領隊及嚮導的指導,隨時注意自身安全,也確保他人安全。
  6. 行程中,嚮導會盡最大能力照顧所有隊員及安全,如隊員因為個人疏失而導致傷亡(如閃神失足、墜落、滑倒、暈眩、身體不適而未主動告知等),不可歸責於嚮導與相關合作單位。
  7. 行程中,當嚮導基於安全考量而撤退時(如山徑坍塌、天氣即將劇烈變化、發生地震、落石等),所有隊員應遵從嚮導指示撤退,不可貿然前行。
  8. 行程中,若有團員發生足以危害生命安全之狀況,則全隊共同進退,不得異議。且因登山隊伍在台灣法律上屬「危險共同體」,故全隊應共同進退。
  9. 活動期間若因個人心理、生理、體能或裝備不足之因素,經嚮導評估繼續行程會產生危及他人與個人生命安全時,基於團隊與安全立場,個人須無條件終止行程,並由嚮導妥善安排休息地點,其未完成的部分將視為自動放棄,不可要求退費,所衍生之其他費用(如:人力、交通、食宿等)也需自行負擔。
  10. 參加活動請依約準時至指定地點集合,如未準時抵達也無法通聯上,導致無法參加活動,也無法在中途加入者,視為自動放棄活動,不可要求改期或退費。
  11. 團費已含 5% 營業稅,將於行程當天提供二聯式發票,若需要開立三聯式發票,請於報名時註明。
  12. 本活動由山閱紀錄有限公司辦理(統編:94129107)。


|常見問題|

Q1:我剛完成入門百岳,可以去挑戰縱走嗎?

此縱走行程六天的行進距離共 70 公里,總爬升與總下降約 4,600 公尺,實屬體能進階行程

若您剛完成入門百岳路線(如:雪主東、嘉明湖、玉山、北大武),會建議您先完成南湖大山或雪山主北等四天行程,了解自己在多天數下的高海拔適應能力,以及在低氧環境下的體能表現,用循序漸進的方式、以中階的百岳行程來進行驗收,而不是直接挑戰進階的行程。登山應是一種體驗,而不是冒風險。

如果要參加六天的雪山西稜縱走,建議至少要有 4 天(含)以上的百岳登山經驗(如:南湖大山、雪山北峰等),且具備規律、高強度的運動頻率和習慣,才適合報名此行程。


Q2:天數這麼長,不知道我會不會有高山症?

高山症普遍會在海拔 2,500 公尺以上發生,有些體質特別敏感的人,可能在超過 2,000 公尺就會有症狀。

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會不會有高山症,有兩種方法可以預防:

  • 高度適應:在海拔 2,000-2,500 公尺左右睡一晚,可以有效幫助身體適應高海拔。
    例如:爬雪山西稜前,先在海拔 2,501 公尺的七卡山莊睡一晚。
  • 藥物預防:請至一般家醫科或耳鼻喉科診所,請醫師開立高山症預防藥物,因每人對藥物的禁忌症、體質與體格皆不同,第一次服用請一定要請醫師開立,醫師會告訴你怎麼吃、劑量該吃多少,不要熱心的提供自己的藥物給隊友吃哦!

此外,沒睡飽、熬夜趕夜車、感冒或感冒剛好,也是誘發高山症的因子,能提前收拾好裝備、早早上床睡覺,也會是讓身體有足夠能量適應高海拔環境的好方法。

另外,高山症不會只有在行程剛開始才會發生,只要中間有誘發高山症的因子出現,就會引起相關症狀,所以每一天仍須時刻注意行進速度、做好保暖與充分休息。

最後,如果已經在山上發生高山症,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下降高度、下降高度、下降高度,別硬撐著繼續上升高度或走完行程,這樣會為自己和團隊帶來危險的。(全台山屋也有建置 PAC 攜帶型加壓袋可以緊急使用)


Q3:我有 GORE-TEX 風雨衣,還要帶雨衣嗎?

這部分會分為兩個層面來看,分別是風雨衣品質(品牌、防水係數、使用年限、保養習慣),以及個人狀態(負重能力、行走速度)。

從風雨衣品質來看,不同的品牌其防水科技(GORE-TEX、自家防水)不盡相同,但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(例如自然折舊,或因長期曝曬、髒污、過度使用、摩擦等因素而失效),每次下山後是否勤於保養,也會影響風雨衣的防水效果。建議風雨衣的防水係數至少 >10,000mm 以上,才有足夠的防水能力。

從個人狀態來看,背五公斤、十公斤、或十五公斤的重量行走,在什麼樣的速度下,身體產熱發汗的速度會高於排濕的速度,也會是大家要各自去實測的。但最重要的是,背包裡的保暖衣物和備用乾衣物,一定都不能濕!

所以,如果能確保自己身上的風雨衣和雨褲有足夠的防水效果,需不需要另外帶兩截式雨衣,就只是重量上的取捨。


Q4:縱走行程要帶幾套備用衣物?

縱走行程天數長,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下雨天。

下雨時,除了穿對防風雨裝備外,也要特別留意領口和袖口是否有拉緊,褲腳和袖口也要記得往上捲起,才不會因為毛細作用,慢慢讓整件衣服都濕掉。

若裡面的衣服濕掉又沒有乾的衣物可以替換時,在溫度低的高山上,「失溫」是件緊急且會快速危及生命的狀況。

此外,你的背包雖然有防水套可以包,但雨水還是有機會從背帶、背架等地方滲到包包裡,這時如果那套備用衣物沒有做好防水打包、被弄濕了,這樣一來你不但沒有乾衣服可以換,更無法自己做好保暖。

所以,那套備用的乾衣物是重要的保命裝備,請務必做好防水打包

至於要帶幾套備用衣物呢?可以練習穿一備一,除了身上穿的,再另外準備一套備用衣物(衣、褲、襪子)即可。若天氣預報顯示下雨的時數較長,則可以再多帶一件上衣,若遇到衣服微濕時,也可以先透過體溫先把衣服蒸乾,不用馬上使用到備用衣物。

另外,每個人也要「自備」能處理失溫的緊急裝備:急救毯、露宿袋,或是兩個黑色的超大垃圾袋,可以讓你在緊急情況下盡可能地保留體溫。

以上是在高山長程縱走時非常重要的觀念。